保護寶寶安全入眠:預防嬰兒非意外突然死亡和新生兒突然死亡症,認識SUID和SIDS【科學育兒系列(1)】
寶寶的睡眠安全是每個家長都應該重視的問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每年有3500名寶寶在睡眠中死亡,其中涵蓋了三種專指一歲以下嬰兒的死亡,即嬰兒非意外突然死亡(SUID,Sudden and Unexpected Infant Death)。這些悲劇往往發生在床上睡覺的時候,因此也被稱為搖籃床死亡(Cot Death)或嬰兒床死亡(Crib Death)。本文將探討如何確保寶寶在睡眠中的安全,預防嬰兒非意外突然死亡和新生兒突然死亡症(SIDS,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延伸閲讀:小朋友皮膚一粒一粒點算好?一文解決小朋友長粒粒的問題!
降低寶寶被窒息和勒死的風險
根據統計數據,SIDS的死亡率佔39%,不明原因的死亡率佔37%,窒息佔了24%。然而,幾乎所有窒息和勒死的情況都是可以完全避免的。以下是一些防範措施,能夠幫助家長們降低寶寶窒息的風險:
- 床上不要放枕頭、棉被、床圍或玩具。
- 床墊不要太軟,應選擇能夠緊貼床墊的床單(即床包)。
- 不要使用沒有鬆緊帶的床單,應選用合適的床單以確保床單的穩固固定。
- 除了哺乳期的媽媽以外,其他任何人,包括成年人和其他兒童,都不應與寶寶共睡同一張床。兄弟姐妹也不應與寶寶共睡。此外,還應避免讓寶寶在沙發、汽車安全座椅、哺乳枕、搖椅或其他不適合寶寶睡眠的床上睡覺。
預防新生兒突然死亡症(SIDS)
新生兒突然死亡症(SIDS)是指一歲以下的嬰兒出現沒有任何原因的突然死亡。突然死亡是完全沒有任何徵兆的,無法預料,醫學上也無法解釋其原因,即使經過解剖也找不出原因。儘管目前醫學尚無法解釋SIDS的發生原因,但我們主要相信是因為寶寶在睡眠時遇到氧氣不足或過度吸入二氧化碳,而無法自救。在正常情況下,當寶寶吸入的氧氣不足或二氧化碳水平過高時,寶寶的腦幹會接收到危機信號,並促使寶寶醒來或改變姿勢以確保呼吸通暢。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這種自我保護機制可能失效,導致突然死亡。
以下是一些預防SIDS的建議:
- 讓寶寶平躺睡覺:將寶寶平放在背部睡覺,避免仰睡、側睡或俯睡。這有助於確保寶寶的呼吸通暢。
- 使用安全的睡眠環境:確保寶寶睡覺的床墊堅固且符合安全標準。選擇合適尺寸的床單,並確保床單緊貼床墊。避免在床上放置枕頭、棉被、床圍或玩具。
- 適度保持室溫:保持寶寶睡覺的房間溫度適宜,避免過熱或過冷。選擇合適的睡衣和被子,以確保寶寶在舒適的溫度下睡覺。
- 母乳哺育:母乳哺育被認為能夠降低SIDS的風險。如果可能,優先選擇母乳哺育。
- 定期檢查寶寶的睡眠環境:確保寶寶的睡眠環境安全,定期檢查床墊、床單和寢具的狀態。避免使用損壞或過時的睡眠用品。
最重要的是,作為家長,要保持警覺並實施這些睡眠安全措施,以確保寶寶的安全入眠。如果有任何疑慮或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療專業人士或兒科醫生。
SUID的數據和成因分析
根據美國CDC的數據,在美國每一年有3500名寶寶在睡眠中死亡,SUID(Sudden and Unexpected Infant Death,中文翻譯為嬰兒非意料中猝死),涵蓋了3種專指一歲以下的嬰兒死亡。這些寶寶的死亡都是發生在床上睡覺的時候,所以也稱作為Cot Death(搖籃床死亡)或者是Crib Death(嬰兒床死亡)。其中包含了新生兒猝死症,就是SIDS(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不明原因),跟床上意外窒息和勒死(Accidental Suffocation and Strangulation in Bed, ASSB)。其中SIDS的死亡率占39%,不明原因的死亡率占37%,窒息占了24%。
我們先講窒息的24%,這個24%寶寶的窒息與被勒死幾乎是可以完全避免的。嬰兒床上不要放枕頭,不要放棉被,不要放床圍,不要放玩具,床墊不要用太軟的,床單要用能夠拉緊的fitted sheet(床包),不要用flat sheet(平床單),不要用沒有鬆緊帶的那一種。除了哺乳的媽媽自己可以跟寶寶睡同一張床之外,其他的任何人,包含任何的大人或其他的兒童,比如哥哥姐姐,都不應該跟寶寶同睡在同一張床上。這是因為在同一張床上睡覺容易發生意外,例如大人壓到寶寶、寶寶被被子覆蓋住臉部等情況,增加了窒息的風險。所以,為了寶寶的安全,最好是讓他們單獨睡在安全的嬰兒床或搖籃中。
接下來,我們講一下SIDS,也就是不明原因的嬰兒猝死症。目前科學界對於SIDS的具體原因尚未完全確定,但有一些風險因素被認為可能與SIDS有關,例如嬰兒的睡姿、睡眠環境、母親的吸煙習慣等。
Back to Sleep:讓寶寶仰躺睡覺
雖然醫學暫時無法解釋SIDS發生的原因,我們主要相信的是因為寶寶睡著的時候,遇到氧氣不足或者是過度吸入二氧化碳。這時候寶寶卻無法甦醒自救。在正常的情況之下,當寶寶吸入的氧氣不足或者是二氧化碳水平過高的時候,寶寶的腦幹就會接受到危險的信號,然後寶寶就會甦醒過來:轉頭、翻身、增加呼吸的次數,或者是放聲大哭都有可能。但是如果寶寶的大腦沒有接收到信號或是他無法醒來,他的氧氣的水平就會一直不斷的下降,最後導致缺氧窒息而死。
所以,美國兒科學會AAP從1992年就開始推廣Back to Sleep,就是讓寶寶仰躺睡覺,正躺不趴睡。那很快的SIDS的死亡率就下降超過60%。以結果論來說,這是一個很簡單又很有效的手段。但是過去十幾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寶寶改成正躺睡,SIDS卻還是沒有完全消失。每年都還是有大約1500名寶寶死於SIDS。所以趴睡並不是導致SIDS的原因。
其他的風險因素還包含寶寶睡覺時候溫度過高、床墊過軟、懷孕期間母親抽煙、寶寶接觸到的環境裡有二手煙、母親未滿20歲、懷孕期間沒有按時接受產檢、早產兒或是寶寶體重過輕,或者是兄弟姐妹有人死於SIDS。
有經驗的照顧者都知道趴睡的寶寶睡得比較安穩,也能夠睡得比較久。很多家長會選擇讓寶寶趴睡,就是希望寶寶能夠睡得比較安穩、比較久。但是SIDS的發生就是寶寶睡著了,在危急的時候沒有辦法醒來自救。
因此,正躺睡之所以能夠降低SIDS,是不是因為正躺睡,它不像趴睡一樣能夠讓寶寶睡得那麼安穩、睡得那麼久呢?身為寶寶照顧者的我們,就是希望寶寶的大腦能在寶寶遇到危險的時候快速的讓寶寶甦醒。如果不要睡太熟,就能夠讓寶寶遇到危險的時候趕快甦醒。
其實,沒有人會希望寶寶能夠一路睡到4個小時、6個小時、8個小時,甚至是10個小時。其實,寶寶出生的時候,他自己就已經準備好了,不讓自己睡太沉而無法甦醒的自我保護機制了。
新生兒的睡眠機制
接下來,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新生兒的睡眠機制。人類寶寶是所有靈長類動物中大腦發展最慢的。在剛出生時,我們的寶寶看起來好像已經發展完成了,但這是錯誤的觀念。人類寶寶在剛出生時,大腦只發展了25%,非常不成熟。不過,寶寶會快速成長,到3歲時大腦發展已達到80%,到5歲時則已達到90%。
有研究發現,所有哺乳動物,不論出生時的大小或孕期長短,都必須在大腦發展到一定成熟度後才能開始走路。例如大象的幼象或馬的幼馬,在出生時大腦已足夠成熟,所以他們出生幾小時內就學會走路。而人類寶寶則不同,他們需要花1年到1年半的時間才開始學走,因為人類寶寶的大腦更複雜、更聰明,所以需要更多時間才能成熟。
由於寶寶的大腦尚未成熟,他們很有可能會忘記呼吸或醒來。因此,在寶寶的睡眠中,自我保護機制會提醒我們不要讓寶寶睡得太沉或太久,以減少意外發生的機會。
大人跟寶寶睡眠週期的差異
我們先來看看大人的睡眠週期。大人的睡眠週期平均每晚上睡眠是8小時,我們把它分成上半夜和下半夜:4小時是上半夜,4小時是下半夜。每一個睡眠週期裡面又分4個階段,2、3、4四個階段。在這4個階段裡面,又分成REM跟Non-REM。REM就是快速動眼期,眼睛會快速地跳動,這個階段我們大部分做夢都是在這個階段。這一個階段是快速動眼期,然後還有3個階段是Non-REM,Non-REM又分成3個階段,分別是淺層睡眠,第1階段和第2階段是light sleep,就是淺層睡眠。第3個階段是深層睡眠,就是deep sleep。
那大人是怎麼睡的呢?一個週期平均是大約90-120分鐘,這是一個睡眠週期。一個晚上8個小時的話,平均大概是4-6個週期。我這邊就是簡單地畫4個週期就好了。睡覺時,我們從這開始睡,一開始從這裡入睡就直接進入淺層睡眠,然後進入深層睡眠,再上來,又經過淺層睡眠,然後再進入快速動眼期。這樣就是一個睡眠週期的完成,整個晚上就是這樣子的重複。所以接下來快速動眼期完畢之後,又往下又睡淺層睡眠,然後進入深層睡眠,然後再往上再回到淺層睡眠,然後又進入到快速動眼期。
下半夜你的深層睡眠會越來越少,然後你的淺層睡眠,然後你的快速動眼期會越來越多,這樣子一直到你清醒為止。那我們的快速動眼期呢?大概占整體睡眠時間的20%-25%。好,快速動眼期就是我們會做夢最多的階段,然後這個階段大約佔我們大腦一天處理情緒、記憶的時間的25%。剩下的時間,大概有50-60%是屬於淺層睡眠,20-25%是屬於深層睡眠。深層睡眠是我們身體修復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睡得很沉,人家怎麼叫你你可能都起不來。然後在上半夜的寶寶的睡眠週期與成人有所不同。寶寶的睡眠週期是根據他們的年齡而變化的。在新生兒期,寶寶的睡眠週期較短,並且更加不規律。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們的睡眠週期會逐漸調整為與成人相似的模式。
在新生兒期,寶寶的睡眠週期通常為約45分鐘到3小時。他們會進入淺層睡眠和深層睡眠,但沒有明確的REM階段。新生兒的睡眠狀態可能包括安靜的睡眠、活動睡眠和覺醒。隨著寶寶成長到3個月左右,他們的睡眠週期開始穩定下來。他們會進入淺層睡眠、深層睡眠和REM階段,與成人的睡眠週期類似。然而,寶寶的REM階段可能比成人更長,且佔睡眠時間的比例較高。在6個月左右,寶寶的睡眠週期繼續發展,並且他們更多地進入深層睡眠。他們的REM階段可能減少,而深層睡眠的時間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的睡眠週期會逐漸接近成人的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寶寶的睡眠模式可能會有所不同。有些寶寶可能更容易入睡,而有些寶寶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入睡。此外,寶寶的睡眠時間和頻率也會因個人差異而有所變化。
寶寶跟大人的睡眠週期有3個最大的不一樣
寶寶跟大人的睡眠週期有三個最大的不一樣的特色,第一個不一樣的特色是他們的睡眠階段不同。我們剛才講過大人的睡眠階段有四個,而寶寶也有四個階段,但不同之處在於REM(快速動眼期)和Non-REM(非快速動眼期)的比例不同。記得我們剛才講過REM是指快速動眼期,眼皮一直動,是做夢的時候。然後,他的Non-REM是指非快速動眼期,兩者比例各佔50%。另外,在Non-REM裡面又分成三個階段,記得嗎?前兩個階段是淺層睡眠,最後一個階段是深層睡眠,所以整個週期的樣子就像這樣。
第二個差異是寶寶的睡眠週期比大人還要短。我們剛才講過大人的睡眠週期平均大約是90-120分鐘,而寶寶的睡眠週期平均只有40-50分鐘,每個週期都約為40-50分鐘。當然,有些週期可能會稍長或稍短,但這些都是平均值。這是第二個差異,睡眠週期更短。
第三個差異是寶寶入睡的起點和大人不同。剛才我們講到大人入睡時是從淺層睡眠開始,然後逐漸進入快速動眼期。但寶寶不同,他們是從快速動眼期入睡,然後進入淺層睡眠和深層睡眠,因為他們的週期很短,所以很快就會回到快速動眼期,如此循環。所以寶寶的睡眠週期的樣子就像這樣。
現在讓我們回到大人和寶寶的例子。如果大人一晚睡8個小時,根據我們說的大人的快速動眼期佔25%的比例,那麼平均就是花2個小時在REM睡眠階段。寶寶則不同,他們的快速動眼期比例是50%,所以他們花了4個小時在REM睡眠階段,甚至可能達到6個小時。
寶寶的快速動眼期是50-75%(我們假設是50%)。他花了4個小時在做這件事情,甚至到6個小時。寶寶的深層睡眠短很多。一整個週期只有40-50分鐘,也就是說,寶寶的快速動眼期大概是20分鐘左右。然後他接下來的就是非快速動眼期,這裡有30分鐘。然後又接上來是快速動眼期,然後又下來是非快速動眼期。我們之前不是講過,寶寶自己有自己的一個很好的防護機制嗎?寶寶把他自己的非快速動眼期,就是這個深層睡眠時間縮得很短,然後他把他的這個快速動眼期放得很長很多。原因就是因為在這些階段裡面,如果寶寶遇到任何的狀況,比如說他肚子太餓了,血糖太低了,或者是他太冷了,太熱了,或他想媽媽了,或者是他有各種的身體的狀況,他都能夠快速地醒來,就能夠幫助寶寶處理他遇到的危機。寶寶跟大人還有一個根本上的差異是什麼呢?大人會自行入睡,寶寶不會自行入睡。所以我們要教導寶寶如何自行入睡。
爲什麽我的寶寶一直在吵沒有睡?
其實寶寶的睡眠時間比成人短很多,你可能還未到深層睡眠,寶寶其實已經完成了一個睡眠階段。他的這樣子的睡眠機制對他來說是很正常的。我們之前全部都講過,這是一個正常的,然後保護寶寶的一個很好的機制。動眼期和非動眼期的睡眠對寶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深層睡眠的時候,寶寶全身放鬆,此階段大腦休息,呼吸均勻,心跳變慢,但身體內部很忙,大量的生長激素、細胞的生長、免疫系統的發展。寶寶是在長身體。快速動眼期的時候能換成寶寶的大腦很忙,他的眼皮跳動會加速,最多做夢也都是在這個階段。寶寶的心跳加速,呼吸不均勻,大腦忙著處理各種清醒的時候接受到的訊息,然後發展多項認知以及肢體的能力。所以深層睡眠是長身體,動眼睡眠是長頭腦,對寶寶的發展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我們要替寶寶鞏固守住這個很重要的生理機制,不要因為不懂而隨意地破壞掉這個完美的機制。
到什麽時候寶寶的睡眠會跟我們一樣呢?
隨著寶寶越長越大,睡眠週期也會跟著拉長,一直到以後就會跟大人一樣為止。那麽要到什麼時候呢?這個時間因人而異。根據Sadler在1994年的一項縱向研究,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只有16%能夠睡過夜,84%的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是無法睡過夜的。另外一份在1991年的縱向研究,3個月大寶寶半夜起床的比例分別是:3個月是46%,到6個月大的時候是39%,變少了,9個月58%變多了,12個月的寶寶還有55%的機率半夜會醒來。
看到這裡你可能快要崩潰了… 不是說好要分享怎麼樣讓寶寶睡過夜嗎?那這樣一說起來,寶寶一個晚上醒了這麼多次是正常的,爸爸媽媽的睡眠被剝奪,睡眠不足,精神衰弱,又該怎麼辦呢?不要擔心。在之後的文章,我們就要開始使用一些技巧安全地加速這個過程。無論是哪一個派別的睡眠訓練,其實都不建議寶寶在未滿4-6個月前訓練。
寶寶從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們就可以因為懂得寶寶的生理機制,順勢地、慢慢地幫寶寶建立一個好的睡眠習慣。例如,我們怎麼樣滿足寶寶的需求,我們怎麼樣調整白天跟夜晚的生理時鐘,我們怎麼樣奠定健康的吃、玩、睡模式,怎麼樣建立合理的作息,怎麼樣不養成奶睡的習慣,不養成吃宵夜的習慣,我們提供給寶寶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睡眠環境,鼓勵他自行入睡等。然後,我們就可以等待寶寶的生理準備好了,這一切就會自然而然地順利發生了。
要知道,寶寶所有的習慣都是我們照顧者在無知的情況之下培養出來的。沒有壞習慣,將來就不用戒壞習慣。一開始就培養好的睡眠習慣,鼓勵、順勢、不強迫,有意識地朝著對的方向引導。
爸媽如何爭取時間休息照顧寶寶?
當寶寶睡眠不足時,爸爸媽媽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獲得更好的休息:
- 分享照顧責任:爸爸媽媽可以相互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輪流照顧寶寶的夜間需求,這樣每個人都能有機會獲得充足的休息時間。
- 尋求支援:如果可能的話,尋求家人、朋友或其他可靠的人的幫助。他們可以協助照顧寶寶,讓爸爸媽媽有時間休息和恢復精力。
- 創建良好的睡眠環境:確保寶寶的睡眠環境舒適安全,適合良好的睡眠。使用適合的床墊、溫度調節和安靜的環境有助於提高寶寶的睡眠品質,從而減少夜間醒來的次數。
- 培養自己的睡眠習慣:儘管父母的時間可能有限,但努力確保自己能夠獲得足夠的睡眠。嘗試在寶寶睡覺時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並優化自己的睡眠環境。
- 尋找放鬆方法:學習壓力管理和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進行輕度運動。這些方法可以有助於減輕壓力和焦慮,改善睡眠質量。
- 培養良好的自我照顧習慣:確保自己的飲食均衡,多食用營養豐富的食物,適度運動,並給自己留出時間進行愉快的活動或與伴侶交流,這些都有助於提升精神狀態和能量水平。
為了獲得更好的休息,爸爸媽媽需要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尋求支援和採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同時創造一個有利於寶寶良好睡眠的環境。
延伸閲讀:如何保護孩子遠離傳染病?專家教妳8個有效方法!【孩子健康】
如果想知道更多準爸媽資訊,記得去 like 我們的 Facebook 專頁!還要按本頁右下角的『鐘仔』訂閱!
媽咪淘寶神器:淘淘友HK獨家『優惠券搜尋器』
免費、免安裝、無需注冊、無需登入,直接去以下網址,就即刻可以用喇!
淘淘友優惠券搜尋器 : https://search.taotaoyouhk.com (使用教學)
如果希望尋求商業合作,歡迎電郵聯系我們:cs@taotaoyouhk.com